《楞严经》讲座 - 38

2022-12-31 07:31 净慧长老
276

微信图片_20221130182040.jpg第七讲 五十种阴魔境界

(2001年5月27日)

        (接上篇)第四,“又以此心,澄露皎彻,内光发明,十方遍作阎浮檀色,一切种类化为如来。于时忽见毗卢遮那,踞天光台,千佛围绕,百亿国土,及与莲华,俱时出现。此名心魂灵悟所染,心光研明,照诸世界,暂得如是,非为圣证。”因为我们的精神摆脱了物质的缠缚,突破了物质的缠缚,突破了物质的障碍,所以我们在定中就会见到毗卢遮那佛,见到毗卢遮那佛在天光台上,千佛围绕,而且百亿国土,及与莲华世界同时会出现。这是什么境界?这是我们的“心魂灵悟所染”,这也是我们精神的境界,并不是真正到家之境,如果不作到家想,就是善境界;“若作圣解,即受群邪”。

        第五种,“又以此心,精研妙明,观察不停,抑按降伏;制止超越,于时忽然,十方虚空成七宝色,或百宝色,同时遍满,不相留碍。青黄赤白,各各纯现。此名抑按功力逾分,暂得如是,非为圣证。不作圣心,名善境界;若作圣解,即受群邪。”在修习禅定止观的时候,有时候因为用功过于精进,使色法不起障碍,使我们的精神作用能够最大限量地得到发挥,抑止自心使之不动,以其制止之力超越常分,这个时候就会忽然之间,看见十方虚空,变成了七宝颜色,色彩各异,遍满虚空,却又不相留滞隔碍。这是因为定中用心过猛,抑制压按的功力太强,心念被逼迫至极,暂得显现如是境象,并非圣者所证圣境。若不作证圣之心,乃是破色阴的先兆,名为祥善的境界;若当作已证圣果解,便会为群邪所感,必蒙其害。

        第六种,“又以此心,研究澄彻,精光不乱;忽于夜半,在暗室内,见种种物,不殊白昼,而暗室物,亦不除灭。此名心细,密澄其见,所视洞幽,暂得如是,非为圣证。”在禅定当中,心极澄净,凝然不乱,照彻前境,忽然于夜半,能在暗室中,见到种种物象,与白天见到东西一样,历历在目,而暗室中原有之物,依然如故,亦不需要除灭。如果定中出现这种境界,也不要高兴,只是暂时的,非为圣证。若作圣解,必会为群邪所惑,必受其害。

        第七种,“又以此心,圆入虚融,四体忽然,同于草木,火烧刀斫,曾无所觉。又则火光,不能烧爇,纵割其肉,犹如削木。此名尘併,排四大性,一向入纯,暂得如是,非为圣证。不作圣心,名善境界;若作圣解,即受群邪。”随着禅定的功夫加深,有时候忽然会觉得身内身外,虚融一片,身体四肢如同草木,火烧刀斫,毫无觉知。又则虽然火光熊熊,不能烧热他的身体,纵然以刀割其肉,亦犹如削木相似。类似这些,都是暂得之相,非为圣证。“若作圣解,即受群邪”。


        第八种,“又以此心,成就清净,净心功极,忽见大地,十方山河,皆成佛国,具足七宝,光明遍满;又见恒沙,诸佛如来,遍满空界,楼殿华丽;下见地狱,上观天宫,得无障碍。此名欣厌,凝想日深,想久化成,非为圣证。不作圣心,名善境界;若作圣解,即受群邪。”禅定中,净心观照的功夫到达极处,忽然会看见山河大地变成了佛国净土,七宝具足,光明遍满;又见恒河沙数诸佛如来,遍满虚空界,楼阁宫殿,庄严华丽,无与伦比;下见地狱,上观天宫,一一亲见,没有任何障碍。这也是暂时的现象,不要执著。

        第九种,“又以此心,研究深远,忽于中夜,遥见远方,市井街巷,亲族眷属,或闻其语。此名迫心,逼极飞出,故多隔见,非为圣证。不作圣心,名善境界;若作圣解,即受群邪。”随着禅定的加深,忽然于深夜,遥见远方住在市井街巷中的亲族眷属,或者听到他们说话的声音。这叫禅定之力逼迫其心,逼到极处,心光外射,故能够隔物而有见闻。这也是暂时的光景,不要欢喜执著。

        第十种,“又以此心,研究精极,见善知识,形体变移。少选无端,种种迁改。此名邪心,含受魑魅,或遭天魔,入其心腹,无端说法,通达妙义,非为圣证。不作圣心,魔事销歇;若作圣解,即受群邪。”有时在禅定中,修行人会忽然发现自身成了善知识,相貌可以变换,或现佛身,或作菩萨,或化天人,或为龙畜,无缘无故而作种种迁改。这是因为邪心种子召感了魑魅之境,或者是遭天魔附体,被天魔操控了心神,引发出狂慧,能够无端说法,通达无边妙义。当知这完全是魔力持之使然,非同于圣者所实证之境界。

        以上是色阴区宇常见的十种魔境,修行人当清楚明白,不要被它们迷惑而犯了大妄语戒。“阿难!如是十种,禅那现境,皆是色阴,用心交互,故现斯事。众生顽迷,不自忖量,逢此因缘,迷不自识,谓言登圣,大妄语成,堕无间狱。

        色阴区宇之坚固妄想破除之后,眼前的幽暗境界全都消失了,到处是一片光明境界,修行人这个时候就可以亲见与诸佛同体的本妙觉心,如同在明镜中显现本人的身像一样,清楚明了。此时虽然亲见本体,于本妙觉心,若有所证得,但未能称体起用,犹如身著魇魅之人,手足宛然,见闻清楚,亦不迷惑,却因心被触制于魇魅客邪,而不能动弹。这种状态就称之为“受阴区宇”。这种魇魅般的状态一旦打破,修行人就会发现,自己的心即能离开身体,返观自己的面貌,得意生身,去住自由,无有障碍,这就叫受阴尽。修行人到此,就可以破虚名妄想,超越见浊。受阴突破了,我们的坚固身见也就被打破了。(未完待续)


昵称:
内容:
验证码:
提交评论
评论一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