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刚赞

2022-11-29 07:21
1856

微信图片_20221128202054.jpg《金刚赞》,是对大乘佛教最重要的经典之一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》的至诚赞颂与皈依。

何为《金刚经》

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》,又译为《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》,简称《金刚经》,是释迦牟尼佛在祇树给孤独园为须菩提尊者而宣说的重要经典。
唐朝以后,因为禅宗历代祖师的提倡,加上士大夫大多尊此经,认为读通之后可以成就佛果,《金刚经》于是便受到大力弘扬,成为中国流传最广泛的佛教经典之一。
金刚般若波罗蜜经”中的“般若”是指智慧,而“波罗蜜”是指智慧可以达到的效果。
般若智慧能够把处在生死此岸经受苦难的凡夫,运送到清静自在的彼岸,断除一切烦恼,达到涅槃,这就是“般若波罗蜜”的意思。
微信图片_20221128202851.jpg
何谓“金刚”
“金刚”,是比喻般若智慧十分坚硬,能破坏一切不善法,一切不善法却都不能破坏它,有坚、利、明的特点。
坚,指坚固,不能被摧毁;利,是锋利,能破坏一切不善之念;明,光明,是众生本具,诸佛成就的智慧德性,如同照破黑暗的光明。
由于人的自然本性,人具有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五种感觉器官,时时刻刻都在接受色、身、香、味、触五种信息。
在处理这些信息的过程中,大脑逐渐产生了判断、比较、分别等功能,这是欲望和烦恼的根源。
如果一个人能经常保持清静无欲,就能做到高度专注,可以观察到事物深处微妙的道理;如果欲望过多,心就不能静下来,不能专注,只会被事物的表象牵着走,变得疲惫不堪,带来无尽的烦恼。
另一方面,由于人高度发达的大脑,使得人都有自己的观念体系,如果固执己见,就容易带着偏见去看待事物,就会阻碍人们相互之间的交流和理解。
过度的欲望和偏见都是阻碍我们保持内在宁静的障碍物,如果我们能够时常反观和修正自己,不固执己见,在专注、清净的状态下做事,就更容易控制自己的妄念,正确地看待周围的人与物,这就是《金刚经》“空”的智慧。
微信图片_20221128202858.jpg
什么是“空
《金刚经》所说的“空”,一方面在“破”,另一方面在“立”。《金刚经》的首要特点在于破除,首先是破除一切外相,指出世间万物的本质是空。
其次,破除诸相后,学人往往沉空守寂,觉得什么都没有意义。故经文又指出,要断除非法相,不陷入一切都是虚无的状态。
第三则是无得无证,破除对法相的执着。
佛法是愈病良药,但世人执药成病,故经文指出说法而无法可说,得法而于法无得,以契证人人现成的本来面目。
为了达到涅槃,就要决然舍弃一切外相,但世人在舍弃的同时,又容易产生否定与虚无之相,对这种虚无之相也要坚决舍弃,不可执著于无而使之成为一种新的 “有”,否则即著了“空相”,不能解脱。
微信图片_20191213144720.jpg
《金刚经》认为事物是因缘和合,没有恒久性,但并不否定事物的价值和意义,避免了生命的沉空滞寂,对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大有裨益。很多人认为学习佛法,就是什么都不做不想,这是一种严重的误解。
《金刚经》告诉我们,当一切放下之后,还要把“放下”再“放下”,才不会沉溺于一潭死水。真正得此三昧的人,随处作主,立处皆真,充满活力与朝气,以忘我的热忱投身事业,为同胞的福祉积极地工作。
这其实也正是《金刚经》破而后“立”的重要体现,即“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”。“无缘”即无分别、无条件,平等无碍地对待宇宙万物;“众生平等”是佛大慈大悲之心怀,因此称为“无缘大慈”。
“同体”体现了天地万物不可分离,事物之间都有着内在与外在、直接或间接的联系。社会由人类这一主体构成,个人价值只有在创造社会价值的过程中才得以体现。
佛心系众生,不但自己拥有智慧,还一心教化和影响他人,力图让所有众生都获得解脱。佛不分贫富贵贱挨家挨户地去乞食,不分高低类别为一切众生讲法,这是在教育我们要学会包容万物,以平等的心态去对待他人
微信图片_20180526072421.jpg
从“心”中入手
《金刚经》是以一种“大生命”的眼光来看待个人在世界中的位置,教导我们,个人与世界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,沟通个人与世界的纽带是“心”,实现个体生命境界提升的关键就在“降伏其心”上。
消除种种的分别之心,尊重一切的生命,这种生命平等观是由“心”生发出来的。
对心的“降伏”不是依靠他力,而是完全依靠自我的察觉和修行来启发心的光明,让“心”不为外物所牵制,从而消除分别、对立,人的内心自然就会实现一种安宁,达到“无住生心”的状态。
“无住生心”不是强调万物都不存在、无意义,而在于不执着。世人常把眼前所见、所体会到的东西视为真实的东西,总是执着于自身已经拥有和掌控范围之外的事物,对于自身的执着常常使自己陷入痛苦之中。
不执着于事物对我们的影响,沉着冷静地对周遭的人或事、情或物进行反思与审视,不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,不被他人的言行所蛊惑。
在物质生活层面,摆脱自身被物质所异化的现象,打破“拜物质教”的枷锁,从被物欲所支配的痛苦中解脱出来。
在精神生活层面,形成独立的精神,不执于生活之琐碎,无畏于世间之乱象。面对生活所带来的痛楚,将其视之为幻相,但又拒绝虚无,积极去面对与处理。面对芸芸众生,平等、包容,以善意待人接物
在这纷纷扰扰的“婆娑世界”中,《金刚经》为每一个人提供了安身立命之法。
微信图片_20191130103334.jpg
作为《金刚经》的赞词,这首《金刚赞》梵呗十分精简有力,时间虽然不长,却充满内在的虔诚与刚健,如同金刚之石那样坚硬和沉稳,字字句句都落在实处,印在心中。
《金刚赞》以法器击节为节拍,有十分明显的节奏感,其韵律宛转内敛,气势却开阔宏大,开合收放皆从容、得宜,使得整个曲调和谐悦耳,并且余韵悠长。
亦唱亦咏,亦赞亦抒。《金刚赞》通过庄严而清净的梵音,既是对金刚会上诸佛菩萨的顶礼与赞叹,也是对金刚般若智慧的向往与追求,更是祝愿一切众生广觉慧心,共同获得幸福与安宁


昵称:
内容:
验证码:
提交评论
评论一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