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
“七处九会演华严”
02
“龙宫取经”
法藏大师《华严经传记》卷一记载:“龙树菩萨往龙宫,见此华严大不思议解脱经,有三本。……隐而不传,下本见流天竺。盖由机悟不同,所闻宜异,故也是以。”
三藏法师鸠摩罗什所译《龙树菩萨传》描述更为详细。龙树菩萨幼时便聪慧过人,博闻强记;听到婆罗门诵读经典,数遍之后,龙树菩萨即能背诵。
后来,龙树菩萨读遍了当世所有经论,心不满足,但已无其它经文可得。他周游列国,搜集沙门的各种经论。一路上,他还和各种外道辩论,没有人能辩得过他。
龙树菩萨逐渐生起傲慢心,认为佛经较诸外道,其理虽然高明,亦不难穷尽。他萌生非分之想,别出心裁,欲自立一派,广收徒弟,宣扬自己的学说。
这时,这位大龙菩萨见龙树菩萨如此行径,知道他已走入歧途,于心不忍,特地找到他,并对他说:“年轻人啊!你不能持井蛙之见,你的智慧再高,能超过佛陀吗?你跟我去一个地方,让你看看大乘经典,再下结论吧。”
大龙菩萨带他来到一个深山的石洞里,参观收藏的真正佛学经典。入洞走了数步,竟是另外一个世界,但见殿宇金碧辉煌,环境清幽。秘藏了许多人间罕见的佛典秘籍,发出阵阵幽香。
这些大乘经典不仅卷帙繁多,而且深奥无比,让龙树菩萨大开眼界,震撼不已。于是他留在龙宫,尽情诵读大乘经典,他走马观花似地扫过佛经的品目,三个月还没有全部看完。
龙宫所藏大乘经典,比阎浮提现存经典要多出无数倍,义理也十分精妙深奥。龙树菩萨如饥似渴,昼夜阅读,遇到不明之处就向大龙菩萨请教,视野顿时开阔,心境早已改变,读得越多便越谦逊。
龙树菩萨意识到自己一生也读不完这些经典,但慈悲殷切地考虑到人间众生无缘习学这些经典,便请求大龙菩萨,希望能够取出《华严经》,流传于人间。
传记记载,《华严经》原分为广本、中本、略本三部。
广本《华严经》,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偈,一四天下微尘数品;中本《华严经》,有四十九万八千八百偈,一千二百品;略本《华严经》,也有十万偈,四十八品。
数量巨大、涵义深奥的全本《华严经》,非凡人的心力所能受持。于是,龙树菩萨只把下本十万偈的《华严经》带出龙宫,令世人受益。
而实际流传的汉译本也仅仅是下本的略本,目前我们见到的最完备的唐译《八十华严》也只有四万五千偈。
从这些记载中可以得知三点,其一是经典由龙王即大龙菩萨搜集编撰而成;二是经典收藏于龙宫之地;三是经典由龙树菩萨请出流传于人间。
03
“字智法门”
在《华严经·入法界品》中,善财童子参访了五十三位善知识,在他参访到第四十四位善知识——众艺童子时,众艺童子教给他四十二个字母,被称作修学菩萨行的“字智法门”。故这四十二个字母也被称为“华严字母”。
锦州北普陀寺 善财童子像
《大智度论》卷四十八释义,所谓“字母”,就是说这四十二个字是一切“字”的根本,因字有语,因语有名,因名有义,因此如果能听闻、唱诵此四十二字母,便相当于遍闻一切义理,具有殊胜威神之力。
众艺童子认为修此法门的重点是以“此四十二般若波罗蜜门为首,入无量无数般若波罗蜜门。”
如其所说:“唱阿字时,名由菩萨威德入无差别境界般若波罗蜜门……”众艺童子如是时常唱诵字母,以观察体相来修行,因此能够“得强忆念,得胜惭愧,得坚固力,得法旨趣,得增上觉”等二十种殊胜功德。能善巧一切世间与出世间之法,通达到于彼岸的智慧。
04
华严字母
所谓“一合”,就是一个单音、单字,共33个;所谓“二合”,就是由两个字(音)拼成一个字母,虽然是两个字,但应看作一个字母,共8个;所谓“三合”,就是由三个字(音)拼成一个字母,同理,虽然是三个字,也应看作一个字母,只有1个。
《华严字母》的曲谱结构包括三个部分,即三个乐章。《华严字母赞》为第一部分,即第一乐章;《华严字母》每卷唱三个字母及小回向为第二部分,即第二乐章;《总回向》为第三部分,即第三乐章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这四十二字母虽然被称作“华严字母”,但并非只存在于《华严经》中,在部分般若类经典,以及唐代不空法师翻译的《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观门》等经典里亦存在,只不过音译有所出入。
第一乐章《华严字母赞》其曲谱与《炉香赞》同调,但省略三声原《炉香赞》中的“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”。在“唱诵利人天”后,紧接第二乐章。
这首相当于序曲的《华严字母赞》,将我们平时散乱的心情,通过清幽微妙的曲调,引向安定、清净的境界,为进入第二乐章,开辟了广阔无垠的天地。